|
由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台北愛樂團,香港聖樂團合作的大型合唱交響樂「人文頌」,昨晚在國父紀念館完美演出。 記者陳瑞源/攝影 |
昨夜的國父紀念館夜未眠,由深圳交響樂團演出的大型合唱交響樂「人文頌」,以西方交響樂詮釋中國仁、義、禮、智、信孔子思想,將全場兩千位觀眾帶進儒家文化的歷史長河。
一開場,著深色中山裝的深交樂團指揮張國勇走上指揮台,與全體團員向高雄氣爆受難者致意。張國勇說,願逝者安息,願生者堅強。接著,深圳交樂團演奏美國作曲家巴伯的弦樂「柔板」,在低柔弦樂中,表達對高雄氣爆受難者的哀思。
用西方交響樂詮釋東方儒家文化,是全新且不易做到的嘗試,然而,深交樂團「人文頌」做到了。由序曲「起始之歌」起,空靈的女聲,唱出中國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的儒家學說;直至結尾之歌,深交樂團以編鐘、編磬、古琴等古代樂器與西洋管弦樂完美結合,中西合璧、古今相融,用恢弘大氣的交響樂,展現出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一樂章「仁」,在弦樂中,表達慈愛寬厚的仁者情懷。第二樂章「義」,由管樂起頭,間以打擊樂器,樂聲壯麗澎湃,表達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大提琴首席陳學青的一段獨奏,琴聲低沉委婉,如同一位正義之士的傾訴,令人動容。
第三樂章「禮」,在清淙如流泉的樂聲中,表達儒雅謙恭的君子風範。第四樂章「智」,別出心裁的玻璃缸滴水聲,表達明哲睿智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理性。第五樂章「信」及尾聲,在管弦樂齊奏,男女混聲吟唱中,表達一諾千金的堅毅果敢。
值得一提的是,為「人文頌」擔任合唱的是深圳交響樂團合唱團和深圳高級中學百合合唱團,他們以非職業合唱團的身分,完成難度極大的演出。「人文頌」中合唱團的吟誦,是早已失傳的中國古典「吟誦」唱法,似唱似說,表達追求自然人文。
當「人文頌」結尾之歌,男女混聲唱出「仁慈之心,如同大地;善待他人,就像自己;正義之舉,如同火焰;富不欺貧,強不凌弱,不分種族和地域」,一場東西音樂融合的盛宴,在國父紀念館畫下完美句點。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