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普偏好雷]哥吉拉
May 14th 2014, 15:36, by vollier
作者 vollier (奇行草)
看板 movie
標題 [普偏好雷]哥吉拉
時間 Wed May 14 15:36:04 2014
《哥吉拉》 以怪獸電影而言十分稱職 導演Gareth Edwards展現了驚人的導演功力 娛樂效果非常出色精彩,既承繼經典又能耳目一新 可惜編劇實在太過平庸 (當看到story是寫過《毀滅戰士》和《浴血任務》,就警覺危險) 儘管走東寶初代路線 最後在故事上依舊非常的可惜 (以下有雷) 導演上一個作品《異獸禁區》(Monsters) 雖然一度讓我看得昏昏欲睡 但在低成本之下 它還是作出了一個特別的怪獸電影 一個關於「回家」的故事 大部分的戲都是男女主角的文戲 然而怪獸出來時的寫實調度卻又充滿魄力 到最後怪獸的戲甚至能巧妙地與文戲合而為一,大受感動 因此當導演要執導這次的《哥吉拉》時是還滿令人期待的 (只是編劇令人發抖) 這次整個製作是改自初代的哥吉拉 將目標重點放在人上 用怪獸來包裝人與環境的寓言 但到頭來這個「人」的定位說來可惜 真正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人」,感受到「角色」,「人的戲」 能夠讓觀眾代入、認同、產生情感的角色,到40分鐘就下戲了 只剩Aaron Johnson和渡邊謙獨撐人物戲的部分 但渡邊謙正如預期就是擔當來自日本的解說役 大部分的戲就是「進場,解釋,再離場」 而講的話也是重複訊息 至於Aaron Johnson所飾演的角色 一開始其實很令人期待 片子一開始給的主題其實非常的棒 與《異獸禁區》一樣,也是「家」 只是透過這個主題,用怪獸片去講人與環境 Bryan Cranston飾演的老爹想回去妻子葬身的家園 他的兒子,也就是Aaron Johnson飾演的拆彈員則福特是想回舊金山抱老婆和小孩 有三代的角色,兩個新舊家庭概念 一來在災難戲中情感可以做的很漂亮感人 二來指涉從人類家庭去暗喻大地之母與生命的關係,更符合初代哥吉拉所要代初的精神 可惜這點一開始出來到了40分鐘後,就幾乎沒了 我們只看到拆彈員福特趕著回家卻不斷來去軍隊之中, 由於親情與使命的掙扎沒有營造出來,因此說服力與情感略顯不足 同時也導致角色的戲劇目的變得極為模糊 加上妻兒的戲毫無重點到可有可無 因此人的戲就變得非常空洞 主要就是在看動員、奔波、追怪獸 而這些戲節奏很快,切得很碎 然後為了符合這次定位的調性,小人物觀點與寫實感 不同於1998年的羅蘭版,清楚地讓你看到人類的政治、科學與軍事合一的對策和布局 這次整個沒有政治、沒有科學研討(實際只有一位),軍事行動反而如現實般是混亂,摸不 著頭緒 (但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合理得令人想吐嘈) 因此,觀眾可能也會因此跟著「人的觀點」而對故事有所迷失 但這次最大的成功也是因為「人的觀點」 只是成功的部分在於表現的形式上 與羅蘭版那種以往好萊塢大片典型的上帝視角 什麼都看得清楚,五光十色 打得熱熱鬧鬧到接近胡鬧(講難聽點就是譁眾取寵) 這次以小人物的角度 完完全全建立出怪獸的壓迫感 營造出非常強的張力 當然羅蘭版也是有去做風雨欲來的鋪戲 但走得是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 這次的鋪戲走得比較驚悚 光片頭進入地洞,走進怪物骨骸中就讓人心驚膽跳 (事實上整部片子前半段的謎團張力都很讚) 之後很多橋段的鋪戲與調度都非常的厲害 譬如MUTO那充滿張力的覺醒,整個實驗場的毀滅 就充滿壓迫感 MUTO在機場出現時的鋪戲,也是先大規模停電,然後復電,電車行駛,MUTO突然在旁邊。 後面作戰的戲也是鋪得很優 譬如火車那段的兩段高潮戲,先讓MUTO緩緩從主角身後的山上爬下來,亂鬧後離開,接下 來霧中衝出著火的火車追逐主角,MUTO在另一邊等 或者哥吉拉登陸舊金山時,巨大骨板掃過海面突然停下,抬起,這才發現那麼大只是尾巴 ,後面的戰艦群就被哥吉拉頂起來,混亂之中亂開砲打中一旁的橋 另外,後面EMP發動,戰機掉下來的戲也是很精彩,先在空中看到一個奇怪的白色飄行物 ,等看到是降落傘後,身後的大樓就被墜落的戰機撞爆,接下來,大量戰機從空中落下, 落完後,MUTO就直接從空中飛下來把戰艦咬進水中,鏡頭一切,馬上從岸邊竄出。 換句話說,這次的鋪戲,幾乎都是「不解→小震撼→不安→大震撼」這樣去鋪戲 而不用熱血的宏觀視角,改用人類視角(從建築物、交通工具內或人物拉背尤甚),來看怪 獸動作與軍事行動 在身歷其境的同時,更能感受到巨獸伴隨災難來襲的震撼、驚悚、無力、混亂 (不過無力感這點,如果預告都看過了,大概會對正片稍嫌失望,整體大概就預告那樣點 到為止,弱了點,如果劇情再加把勁的話,那種軍事無用、身為弱小者的恐懼更能顯現; 另外,可惜的大概就是平民的戲實在太少,那種日本哥吉拉必出現的畫面:家鄉毀滅、逃 難、對未知與神般存在的恐懼,在這一部幾乎只出現不到30秒,人與環境的辯證依舊只是 空談) 至於怪獸的「對打」 老實說其實不多 檀香山戰役,甚至直接變成新聞畫面草草帶過 (事實上,預告片有不少畫面實際上是變成片頭的紀錄片和新聞畫面,有些畫面也作了不 少修改,譬如跳傘時的主觀鏡頭、避難所關門時的哥吉拉怒吼) 而怪獸MUTO的戲分也大過哥吉拉本身 宛如這片應該叫《MUTO》了 且非常諷刺的兩隻MUTO的家庭戲 還比男主角的家庭戲好看又動人,讓人一時想站到MUTO那一方 (這點來表現人與大自然的對比其實還不錯,而且有《異獸禁區》最後那種感動) 哥吉拉本身出場戲換算下來並不多 但少而巧 非常的精彩 光是全身入鏡,一聲炮吼 那王者神獸的霸氣就令人起雞皮疙瘩 雙方混戰本身是還好,是惡戰苦戰,但激烈到是最後才有 (不過那種東寶怪獸互戰的特攝味道有致敬到) 大樓倒下的鏡頭也不多(其實全片幾乎都是拍”已經被橫掃”的廢墟居多,進行式很少) 雖然我是很希望牠們能打得更天翻地覆、驚天地泣鬼神 然而如果要符合初代,這樣的表現已算是到位,而且不好萊塢狗血、不譁眾取寵 而到後面,全身集氣發射原子射線嘴砲(我不知道專有名稱) 雖然變得有點太像瓦斯火,感覺有點怪怪的 但還是令人非常感動,十幾年的回憶頓時湧上 很想拍手叫好:「這才是哥吉拉啊!哥神啊!」 光是這點就值回票價! 另外,不得不說最後打敗兩隻MUTO的方式 也是非常地令人驚喜 充滿野性、獸性與大自然的不可理喻 而哥吉拉那集合人性、神性、獸性與自然的概念也非常的有意思 我非常喜歡最後男主角與哥吉拉同時倒下,然後互看彼此 雖然是致敬 但導演作得很有韻味 真的營造出神獸的精神,以及影迷的感動 因此,在怪獸片的表現上 這部算是成功的! 但劇本仍是很大的死穴 (不過應該很多人只是想看哥吉拉,不想看故事) 故事、結構、人物甚至邏輯都有點問題 (我很想吐嘈海嘯那段的狗和玻璃,各種像是《浩劫奇蹟》大家馬上找得到人的情節,賭 城的消防員,內華達山有一邊不見怪物沒走多遠大家都沒看到,特種部隊拿步槍追擊怪獸 是哪招,火車的機動性,以及明明是一隻更大的巨獸但美軍差別待遇得不合理……等等, 雖然這些要硬掰也是說得過去,但說服力有差) 如果說羅蘭版的人物角色是鬧劇,這部的「角色」在40分鐘後就變成殭屍了 如果說羅蘭版看的是英勇美軍在紐約打巨大蜥蜴,這部就是看混亂的美軍無奈於巨獸互戰 但如果要論何者才是《哥吉拉》 這部是遠勝羅蘭的 就以導演的才氣而言,也是Gareth Edwards勝利 然而,如果要論初代的哥吉拉精神 只能說還是有點可惜 尤其人與大自然的探討,除了渡邊謙一直講大白話「哥吉拉代表大自然會平衡一切」之外 其餘的仍舊無法凸顯出來 我們看到了哥吉拉,也看到了神獸 但神獸電影存在的價值仍舊淹沒在娛樂當中 不過,作為哥吉拉的影迷,我想仍舊是會從中找到滿足的 並期待下一部電影 (補充:配樂曲風很復古,雖然試聽時會擔心,但實際效果很搭很讚。 儘管我還是最喜歡日本的主題曲就是了) IMAX是值得,但3D倒是可以省下。 除了片名核爆的灰有飛出來的效果,其他就比較偏景深式的空間立體感 看車內玻璃車外感覺的出來,但隨片子看下去,根本也不會去注意到有沒有3D了 另外,同場有觀眾說:「爛,工作人員名單後居然沒有影片!」 真搞不懂從哪個時候彩蛋變成必要了,大家都被Marvel寵壞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43.1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0052966.A.121.html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dooneroe
2016台北車站附近有什麼好吃的美食餐廳台北車站巷弄隱藏版銅板美食北車附近新開的KBOOM-K棒韓式料理!韓國烤肉台北車站美食推薦 台北車站美食餐廳排行榜
dooner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