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政府負債餘額過去十年攀升逾三千億,公民團體「三九三公民平台」依據美國地方財政標準,編制地方政府財政昏迷指數,發現八個縣市屬重度昏迷狀態,其中苗栗最嚴重。
台灣政府負債比率瀕臨破表,縣市政府舉債金額持續攀升,從九十四年的七四五○億元,攀升至去年底的一兆八七九億元。
三九三公民平台研究過去三屆縣市長財政狀況,發現台東、新竹縣與宜蘭縣財政進步最多,苗栗縣與台南市則退步最多;苗、彰、投、雲、屏、澎、花與基隆市,財政狀況已達重度昏迷程度。
財政昏迷指數研究計畫主持人黃崇哲表示,各縣市政府人事費用占自有財源比率近八成,占歲出金額近五成,若以美國標準,上述八個縣市若非中央補助,早就該步上底特律破產的後塵。
「地方首長濫開選舉支票,是罪魁禍首,」黃崇哲說,去年度六個縣市政府預算,議會一元未刪,苗栗縣更是連續二十年預算未刪,對歷任首長浪費公帑行為,縣市議會從未追究。
他表示,地方政府預算缺乏公民團體監督的結果,導致地方首長有恃無恐,紛紛以提高債限為首要目標。
「包括營養午餐、老人年金等社福支出裡面,有的縣市不排富,或各縣市輪流辦燈會、跨年晚會,租一個流動廁所,就得花四百五十萬元,等於是把後代子孫的營養午餐都吃掉。」
黃崇哲表示,台灣雖不像希臘等國,有外債問題,但內債都是由下一代承擔,台灣二十歲以下年輕人,每人平均負擔四百五十萬元國債,他們尚無投票權,卻必須承擔舉債的後果,世代不正義莫過於此。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