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udn大台北新聞
udn大台北新聞:深入報導台北縣市的政治、社會、生活百態,深入探討、洞見觀瞻新政策、新建設。 
Explore Cafepress

Name anything in the world, and we'll show you hundreds of products that celebrate it. Or, you can design your own.
From our sponsors
紙上政見/松機存廢 北市長參選人怎麼看?
Apr 13th 2014, 20:10

市長選舉啟動,各參選人對市政發展也有不同主張,本報特闢「紙上政見會」專題,供讀者了解;本周主題為「松山機場存廢」。

呂秀蓮/牽涉廣泛 開發不能短視

呂秀蓮:遷建松山機場改為中央公園是2002年李應元參選市長的政見,為何仍原地不動,且近年闢建頻繁的航道?可見此一問題牽涉甚廣,不是參選人信口開河就能實現。

若「台北機場捷運全線通車」、「桃園國際機場擴建完成、功能完備」兩大前提完備,我同意遷建松山機場。因此,我反對郝市長再投資300多億元開發機場園區的短視計畫。

松山機場周遭是我國國防重鎮,附近民權東路為殯葬園區,遷移之後應如何規畫開發?必需集更多專業智慧和市民意見,但絕非本屆市長的當務之急。

柯文哲/遷移機場 有利長期發展

柯文哲:我主張松山機場應該遷移,這對北市長期發展有利,是正確的政策方向。

過去討論這項主張,時機和條件尚未成熟,但目前五楊高架快速道路已完工,機場捷運線104年底全線通車,未來從市區到桃園機場只需35分鐘,已符合國際大城市機場往來的時間標準,松山機場遷移應該列入政府的政策時程表。

姚文智/拆後都更 可創10兆產值

姚文智:我主張松山機場應在機場捷運完成、桃園航空城加速規畫後盡速廢除,釋出的土地作為水岸綠地,連結周邊的花博及河濱公園,形成400公頃的「大台北中央公園區」。

400公頃的「綠肺」再透過大跨堤、山丘緩坡等工法做整體規畫,並配合淡水河與基隆河整冶,設置內河碼頭,就能讓「空港變河港」;松機航廈則可改建運動中心、NGO總部。

此舉還能解決松山機場限高3000公頃、噪音問題,屆時透過大規模公辦都更,可創造10兆產值、上萬戶社會住宅。總之,「廢除松山機場是打開台北發展瓶頸的一把鑰匙」。

許添財/遷移不易 機場應都心化

許添財:比較陳水扁市長以來的松山機場廢止評估與行政院最新核定的「松山機場5年發展重點規畫」,發現遷移不易,但郝龍斌市長的42.13公頃「開發案」卻仍陷「高不成低不就」之虞。

松山機場邊緣化問題嚴重,解決刻不容緩。我提出「首都機場都心化」與「城中城」計畫,做法包括5點:重建深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首都商務民用國際機場;以地下化交通運輸連結,擴大開發規模與範圍,提高系統整合、規模經濟、經濟效率並配合環境改造,增加公共開放空間與綠覆率以提高環境空間品質。

結合「合作開發」與「資產證券化」替代強制與區段徵收,保障土地正義、權益公平與自由選擇;跨區容積移轉,提高補償與開發效益;配合建設「社會出租住宅」強化城中城功能並減除對城市外部負衝擊。

馮光遠/機場廢後 不能只想房價

馮光遠:對於松山機場,我的主張是,廢。但這大片土地,絕不能再套入市府與大建商聯合開發的模式,因為隨著聯開,市民得到的是高房價,是媒體頭版的弊案新聞。

我認為這一大塊市產,不應只考量房地產的龐大價值,北市少有這麼完整的傍水區塊,考量這塊地的價值,應加入文化、觀光、社會居宅與公義等因素。

不從高檔住宅來思考這塊地,而從「文化園區」、「國際展場」及「規畫良好的社會居宅」角度切入,將這區塊發展成「台北之窗」。

因為它有生態建築,具自然景觀,是可同時活絡婦女政策、推動地方產業、滿足年輕人需求、也照顧到弱勢的新型社區;它是都市的肺,因為綠意盎然,是心,因為關照到一般市民,更是腦,因為充滿創意。

顧立雄/不必保留 創造全新地標

顧立雄:松山機場引發的限高、限建及噪音,對台北構成非常大的發展阻礙,台北為此犧牲太大。

桃園機場捷運一旦通車,前往桃園機場只要30至45分鐘,在國內航線需求可由桃園機場承接情況下,松山機場沒必要續留。

松山機場遷移後,偌大空間可成為市民最喜愛旳綠色廊帶。

往北,配合河岸緩坡堤防工程,連結基隆河水岸,讓全體市民享有親水環境,更能推動各項水岸休憩活動,使基隆河成為市民的最愛;往西,整體空間延伸至新生公園,串連花博園區,成為一個有廣大綠地公園、有不同展館群的文化園區,將帶給台北完全不同的新面貌,享有一個全新地標。

丁守中/接軌世界 打造雙國門

丁守中:北市應該朝雙國門架構發展,除有五鐵共構的台北車站作為陸運進入的西國門,松山機場則是從空運讓台北與世界接軌的東國門,將北市打造成四通八達的航空城。松山機場的存在,對提升北市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

且在機場南側空軍松山指揮部128公頃土地釋出後,也可引進民間資源,開發為經貿會展中心,將機場航空站變成多元經貿航空城,吸引國際觀光客消費。

為擴大航空城腹地,周邊長期因為航高與土地使用分區限建的濱江路一帶,也應納入規畫。

國際上所有具競爭力的城市,都有附屬機場,像東京、首爾、華盛頓DC、紐約等大城市,甚至還設有2至3座機場,分別承擔國內與國際航線空運交通,北市應珍惜松山機場。

連勝文/廢除前提 桃機得先修完

連勝文:松山機場未來存廢與否,是可開放討論的問題,沒有既定的未來規畫。但擺在眼前的是,目前松山機場還承載部分桃園機場運輸功能,要討論存廢前,有些前提須滿足。

像桃園機場航廈與跑道必須先全面整修完成,讓桃園機場可吃下松山機場的旅運吐納量;此外,機場捷運完工後,系統運轉能否穩定,班次大量增加,滿足旅客往來桃園機場與台北車站間接駁需求,且「台北-桃園」單趟次能在30分鐘以下。

如果屆時松山機場經各界討論確定廢除,是要改建為公園綠地,或開發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會先傾聽各界意見後,再作決策。但如果規畫結果是要拆除、賣地或商業開發,所得也絕對會回頭挹注公共建設經費。

蔡正元/參考香港 跑道、航廈分離

蔡正元:松山機場位處市中心地帶,但卻被作為機場使用,限制北市發展,還因飛航與航道限制問題,讓松山、大同、中山與港湖地區,飽受噪音困擾,甚至住屋因而限建,為了大台北長遠發展,有必要遷移松山機場。

參考美國孟斐斯市與香港赤鱲角機場經驗,我主張「跑道、航廈分離」的「新松山機場計畫」,松山機場主體與跑道遷建至新北市三芝附近外海,蓋海上機場。

原位於市中心的機場則只保留航廈大樓,再以機場捷運快鐵連結新機場與航廈大樓。

松山機場遷出後,佔地182公頃的原機場空地可委外商業開發,粗估可為國庫賺入至少5千億元,部分支應快鐵(22公里、每公里6億元,共132億元)、新航廈(40億元)、跑道(80億元)等硬體建設經費。

松山機場遷出後,不僅可解決解決噪音、空汙問題,在航道下方,因航高因素遭限建高度的建築規範可取消,加速都更。

鍾小平/效法紐約 整合周邊都更

鍾小平:松山機場的存廢,從北北基桃區域整合的架構來看,以目前台北市民平均到松山機場約20分鐘,但台北到桃園機場平均也僅半個小時多,如果留下松山機場只是為了部分民眾這10分鐘的方便,明顯不符效益。

且為了松山機場,市內北區空間發展出現不連續的斷裂空間,有97個里因松山機場進出站飛機航高限制,老房子無法以完整容積率都更,社會成本沉重。

松山機場拆除廢除後應仿效紐約,聘請國際級設計團隊,打造為北市的中央公園、「北市都市之肺」,提供市民最具藝文氣息的休憩空間,也提高城市綠覆率。

此外,一旁長期被航高壓住的民生社區則可推動「大都更」,讓低矮的老舊房舍社區,一次都更,重新打造地貌與居住環境。

一樣被航高壓制,土地使用分區屬農業用地的濱江街窳陋地區,則可配合中央公園開發計畫,變更土地使用分區,改為住宅區,或是低度使用的商業區,與中央公園、新民生社區連線,打造為北市另一個優質生活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oneroe 的頭像
    dooneroe

    2016台北車站附近有什麼好吃的美食餐廳台北車站巷弄隱藏版銅板美食北車附近新開的KBOOM-K棒韓式料理!韓國烤肉台北車站美食推薦 台北車站美食餐廳排行榜

    dooner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