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長吳思華(中)邀集各縣市首長、教育局處長開會商討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改革問題後,與台北市長郝龍斌(左)、台中市副長蔡炳坤(右)一同舉行記會表示,針對十二年國教維持特招、尊重各區自主辦理特招,致於會考成績如何應用在特招要再研究。 記者黃義書/攝影 |
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下午和台北市郝龍斌、新北市朱立倫等各縣市首長及教育局處長開會,討論12年國教入學改革,傍晚達成突破性共識,基本上,明年採「一試兩用」,主要以會考為分發依據,不再舉辦大規模特招考試,且教育部不但授權各區決定是否續辦特招,且先特後免或先免後特,也尊重各區決定,等於教育部允許基北、台中等區將來可先特招後免試,沒有違法問題。
至於會考的成績要如何使用在特招,各縣市和教育部的看法不盡相同,吳思華說,會請各縣市回去再研議,盡速解決,教育部傾向會考設門檻,各校再加考1到3科;但台北市主張不再加考任何科目,直接將會考成績轉換成另一種積分,部分科目可加權計分,且可採計英聽及數學非選擇題成績,以徹底減輕考生壓力;台中市則認為,若要特招要加考,就不要再考國、英、數、社、自等會考科目,應加考小論文或實作,更符合多元取才的目的。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為避免缺額,台北市和台中市都盼分發先特後免。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說,順序牽涉分發技術,尊重地方決定。
教育部今天邀請縣市首長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院區舉行「會商12年國教入學制度事宜」會議,討論12年國教議題,主要聚焦入學制度。
吳思華在會後受訪表示,希望明年入學制度能在改變最小的狀況下修正,目前得出3點結論,關於特招維持與否,尊重各區決定,而今年免試和特招的分發先後造成部分缺額,由於順序牽涉分發技術,因此授權地方縣市,教育部尊重地方縣市決定。
針對會考成績使用,教育部傾向開放特招參採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作門檻,再依招生學校需求加考1到3科,藉此縮短招生時程。北市則希望利用會考的科目進行加權,台中市則希望會考門檻外加考小論文等科目。
吳思華表示,會考成績使用,目前有不同版本的方案,還需進一步研究,將請縣市首長將提案帶回去討論,並徵詢地方意見後,再做討論。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會中雖未達完全共識,但大部分爭議已解決,北市盼分發先特後免,教育部也尊重;北市提出一試兩用提案,教育部也不反對,但在一試兩用的前提下,北市、中市和教育部的會考成績使用方式仍有部分差異,因此會再進一步研究討論。
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則表示,台中市希望保留特招,且能因地制宜,除了會考一試兩用且當成特招門檻外,可再加考小論文等科目,而特招和免試可考慮同步報名,但分發放榜時,可以先特招後免試。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