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尺寸+高解析,新興國家智慧手機主流
2014/08/14 11:41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對大部分仍然是開發中國家的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東歐、中東與非洲地區而言,DisplaySearch分析在這些地區的智慧手機顯示器尺寸與解析度,以PPI(Pixel Per Inch)為指標,發現智慧手機顯示器主流PPI在這些區域將會由2013年的200-250 PPI,至2018年主流PPI將會是250-300與400-450。這也就表示在新興地區智慧手機的顯示器主流將會由3.5吋HVGA(480x320)與4吋 WVGA(800x480)往更高規格進展,將來5吋至5.5吋HD(1280x720)與FHD(1920x1080)顯示器將會逐漸成為新興地區智慧手機的主流規格。
DisplaySearch表示,然而產品價格在新興地區仍然持續不斷的降價,對於顯示器相關供應鏈的廠商而言,除了持續不斷推升產品規格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如何降低成本,除了往五代線以上的面板產線生產智慧手機面板以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之外,如何整合其他材料以及增加穿透率以降低背光材料成本都是未來智慧手機顯示器發展重點,這些也都是目前顯示器相關廠商針對新興地區的強大成長力道所做的努力方向。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李昕霖表示,除了日本面板廠將LTPS(低溫多晶矽)與IGZO(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作為智慧手機顯示器的發展重點,台灣與中國面板廠、韓國面板廠也開始增加五代線a-Si(非晶矽)產能生產中低階智慧手機顯示器,由於未來低階4G LTE智慧手機對於顯示器的解析度要求以HD(1280x720)為主,也就表示以五代線生產能夠取得面板規模生產的經濟效益,也有利於成本下降。
同時面板廠也會更快速的增加On-Cell與In-Cell的開發進度,雖然近年來面板廠也積極投入外掛式觸控面板的生產,但是仍不敵專業觸控面板廠大規模生產所帶來的降價,因此On-Cell與In-Cell的開發會幫助面板廠具有更多的競爭優勢,包括價格與產品整合,而這也是許多驅動與觸控IC廠商整合的動力。然而中低階智慧手機產品降價幅度太過劇烈,也讓觸控與顯示器的整合面臨更多的挑戰。
DisplaySearch指出,雖然中低階智慧手機的價格不斷快速下降,但並不代表顯示器規格發展就會停滯,中低階智慧手機顯示器PPI持續往更精密發展。然而a-Si(非晶矽)技術的還是有極限,雖然可以用增加更多製程補足a-Si(非晶矽)的缺失,但是相對的也會增加產品的成本與降低生產良率,因此為了在a-Si(非晶矽)的產能生產高解析度的面板,除了投資與改善現有機台的製程能力之外,面板廠與IC廠商積極投入Sub-Pixel Rendering(子畫素模擬) 的研發,包括Rainbow Rendering(彩虹式子畫素模擬)的方式,期望在高解析度的顯示器中增加更多的背光穿透率,除了可以降低背光模組的成本之外,同時也可以提升高解析度a-Si(非晶矽)顯示器的良率,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