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中國移動自5月31日起將停止對3模TD-LTE手機補貼,根據摩根大通證券與凱基投顧等外資法人昨(16)日的評估,雖然會拉高中國本土晶片設計廠商的5模晶片進入門檻,但也意味聯發科(2454)第二季與第三季吃到的3模晶片商機有限,因此「短空長多」。
此外,港商聯昌證券也將聯發科投資評等與目標價分別調降至「賣出」與360元,這是繼花旗環球與摩根大通證券後、再度看空基本面的外資券商。
聯昌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呂志亨表示,即便聯發科4G晶片可以追上競爭對手腳步。
但考量到生產成本增加(預估將較3G晶片高約180%)恐不利於定價、甚至會低於3G晶片(尤其是中階產品),聯發科一旦開始銷售4G晶片,對明年毛利率幫助不會太大。
聯發科近期股價因8核心產品熱賣與業績將併入晨星等雙利多題材而大漲,上周五(14日)甚至不畏台股下跌,逆勢走揚8元、最後收在460元,「蜜月期」是否因為此消息結束、備受外資圈關注。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郭彥麟指出,雖然聯發科是最有能耐與高通在5模競爭的廠商,但目前看來,能通過「531 3模補貼」大限的手機廠商,大多不是聯發科的客戶,等於衝擊未來2季營收動能。
凱基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聯發科MT6290原本預計在今年第二季至第三季通過3模TD-LTE的SG-LTE與CSFB認證,第四季再通過5模認證,若無法提早通過5模認證,考量到目前中國移動60%至70%的TD-LTE手機透過補貼銷售,資源有限的手機廠商為爭取補貼,勢必會優先導入高通與Marvell、暫緩聯發科的LTE SoC解決方案。
郭明錤認為,中國移動新補貼政策短期內不利於低價TD-LTE手機銷售,但考量到5模手機才是中國移動最終推廣目標,此舉將有利於5模TD-LTE手機成本下降、並加快普及,此外,因5模手機具備國際漫遊能力,若加速普及將有利中國移動推廣TD-LTE標準。
不過,港商德意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張幸宜倒是認為,中國移動補貼政策的調整,對高通與聯發科等龍頭廠商最為有利,尤其是聯發科,中長期可望受惠,因為中國移動新補貼政策可提供聯發科更多與客戶進行產品合作的前置時間(lea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