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療癒 癌友繪出彩色人生
2014/07/03 15:06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014年7月3日電)李金蓮罹癌失去肛門,在肚子造口。她病中積極學畫,體認到藝術療癒心靈,轉念認為因病得福,她鼓勵癌友參與藝術治療,看見彩色人生。
人稱「李姐」的李金蓮今年60歲,她表示,民國95年切除直腸癌,因為癌細胞很靠近肛門,開刀後上廁所不方便,2年後下定決心在腹部接受造口術,術後每天晚上再累再睏,都要花上1小時用浣腸引流糞便,剛開始時,天天哭著入睡。
李金蓮至今懷念「有肛門的日子」,但是已把人工肛門當寶貝呵護,享受每天在廁所的獨處時光,出外聚餐旅遊時,如果突然腹瀉,她用隨身攜帶的集糞袋解決尷尬,更樂於在大腸癌發生率日益提高之際,向病患分享人工肛門的照護心得。
她認為,這段心路轉折,繪畫幫她抒發言語難以表達的情緒,一步步用線條、色彩自我對話,不知不覺自我療癒。有一次女兒看到作品後說:「媽媽,你今天的心情不錯哦」,親朋好友也會從色彩讀出李金蓮的心理狀態。
李金蓮以前畫水墨,今年得知並報名3次藝術治療課程,從此愛上繽紛色彩,部分病友覺得自己沒天分、畫得不像,她會借用藝術治療老師的話「人都是先畫畫才學會寫字」,鼓勵病友先畫個圓、嘴巴等,回到童年,從頭開始。
今天在第5屆癌症希望基金會「彩繪希望」創作展開幕上,李金蓮訴說自己的故事,她跟自己約定,明年畫一幅全家出遊的歡樂天倫圖來參賽。
「彩繪希望」創作展共有31幅獲獎作品,7月起在三總展出2個月,歡迎民眾前往參觀、分享癌症病友、家屬、醫療團隊的心路歷程。
三總院長俞志誠、血液腫瘤科主任何景良、癌症希望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癌友和醫療團隊充分溝通並建立互信,選擇最適合治療方式,病友治療期間透過繪畫等方式紓壓,可為治療儲備身心能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