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薛明玲現任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任教於清華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政治大學等校研究所及EMBA班;擔任會計師30餘年,服務客戶包括鴻海、台達電、華碩、南山人壽、元大金控、東元等卓越企業;曾任資誠所長、高等專門職業考試典試委員、國家磐石獎評審委員;著作《企業上市(櫃)成功實務》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
內容摘要:
前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現任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薛明玲說,如何判斷哪些公司比較容易發生財報舞弊?首先觀察財報是否反映行業特性及產業景氣,如果一家企業財報顯示的營運表現與行業景氣背道而行,就要特別列入觀察名單。
薛明玲提醒其他要留意的,包括企業的負債比率過高,就得注意是否發生周轉不靈;或是非本業的長期投資或海外控股公司太過繁雜,就容易產生舞弊;以及關係人交易不合乎常理;或企業熱中於非本業的財務金融操作等……
薛明玲擔任會計師30餘年,曾經簽證客戶,包括鴻海、台達電、華碩、南山人壽、元大金控、東元……等卓越企業。他歸納幾種常見的財報舞弊模式:
一、虛增營收:企業蓄意安排和特定人進行假交易,或塞貨給關係人、經銷商,再以應收帳款向銀行融資,使銀行出現用途受到限制的虛假存款。
二、關係人掏空公司資產:挪用公司的資金、銀行存款:或以不合理的高價出售資產(未上市股票、非營業用不動產)給公司,藉此套利;或挪用已經收現的貨款或不合理的預付款項給關係人;以及由公司以擔保或借款給關係人的公司等等舞弊手法。
三、透過成立海外紙上公司,做為虛增營收或掏空資產的中介,或是隱藏過時存貨及無法回收的帳款:有時由台灣的母公司提供背書擔保,由海外公司向銀行融資供特定人使用。
四、由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尤其是海外)供特定人士套利,再以不正當的手法拉抬股價,讓公司債持有人在轉換成普通股後,一方面可以賣出股票或還券賺取價差套利,另方面由於可轉換公司債能夠轉換成股本,公司也藉此來降低負債比率、美化財報:這種過去常見的模式套利手法,在主管機關嚴加管理之下,目前已不復見。
五、企業的關係人向特定人(尤其是海外)購買設備或無形資產(商標權、專利權、營業權等),虛增價款以中飽私囊:或以公司資產做為關係人的舉債擔保;透過國外基金公司的特定基金,對公司進行不正當的投資或股價護盤。
薛明玲認為,了解企業或關係人較常見的五鬼搬運手法後,最重要的就是回歸財報的基本面,因為財報的各項數字,就像是人的五腑六臟相互連動一樣,往往在不經意間透露了公司的經營體質是否健全。
「判斷一家企業的體質,首先就要看現金流量表,」因為「現金」就是企業生存的命脈;「其次是檢查資產負債表是否虛胖」,例如100公斤的人若有26吋的腰,就是不合常理,不是100公斤錯了,就是26腰有問題;「最後才是檢視企業賺錢與否的損益表。」 (記者嚴珮華整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