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無雙烏龍球】吳育昇檢舉割闌尾:我超越藍綠,是中資很危險
[embedded content]
本內容由沃草提供
今(8)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中,朝野立法委員同時指出,在宋習會上,宋楚瑜高度肯定318學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認為年輕人將是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關鍵,應多多溝通、交流。反觀前立法委員、現任中油董事邱毅,以及前立法委員謝啟大輪番上中國的電視談話節目痛批學運,只顧討好政治光譜極端的粉絲、台灣執政高層。立法委員紀國棟引用宋楚瑜的話,來質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人民反對國民黨的黑箱,不是反服貿、也不是反中,這指控多嚴重!以後能不能不要這麼黑箱?」立法委員陳其邁也直言:「我覺得你們(國民黨)比中國共產黨還不了解台灣。」
陳其邁強調,自己雖然不贊成宋楚瑜的國家認同,但肯定他對於台灣公民社會的態度,並且認為這是國民黨的警訊,中共已經知道跟執政的國民黨打交道行不通,因為國民黨無法搞定公民社會的反彈聲浪,已改向台灣在野黨招手,最後陳其邁也提醒馬政府:「不要離台灣人民越來越遠。」
歷經318學運退場、反核四抗議也到一段落,馬政府理應去深思,為甚麼有越來越多人民走上街頭?甚至罷免活動風起雲湧?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政府反而意圖用高壓手段來控制人民,舉凡近來用網軍監控、預防性羈押等舉動。讓人感到非常疑惑,現今台灣政府有想解人民心聲嗎?
用傳統媒體抹黑公民運動
統治者沉醉於自己營造的鏡花水月
從最近街頭運動中,政府對於人民抗爭,卻只想一再強調政府政策的利大於弊,以及抗爭者是在擾亂一般人生活,訴諸於恐懼訴求來威嚇台灣人民。當台灣政府熱衷於塑造抗爭者的負面印象,一面倒宣揚政府政策「利大於弊」,並動員政府的鐵桿支持者上街,並且醜化抗爭者的行為,也讓許多只看傳統媒體的讀者,對於街頭公民運動產生負面印象,對參與者抱有破壞社會安定的成見。
但是,隨著覺醒的公民越來越多,很多人會在網路上探詢社會脈動後,不僅收集更多資料,還走出家門、來到街頭親眼驗證,例如關廠工人臥軌、大埔事件、洪仲丘事件、反服貿、反核四,讓人民重新思考政府及媒體所帶給人民資訊,更不會輕易被政府訴諸的恐懼所影響,並且運用一己之力,來改變現在的台灣。
然而歷經324行政院、428佔領忠孝西路的鎮暴驅離之中,乃至於立法委員吳育昇對於群眾集資發動罷免,甚至在質詢時「檢舉」集資罷免可能是中資入侵,應該戒慎恐懼。無論是武場還是文場衝突,在在顯現政府不願意傾聽人民的訴求,卻運用國家機器來壓制反對聲音。
統治者別關門取暖!
公民運動是每一個政權的試金石
評論家南方朔在《學運退場,法西斯上場!》一文強調,日前國民黨發動各縣市的青年工作總會,找了數百個青年所召開的「青年公民論壇」不光光是為了取暖,而是想要現在從學運、反服貿的民間抗爭勢力中,找尋機會來伺機反撲。
就南方朔觀點來看,目前馬政府所做的事情「和當年墨索里尼的失敗完全相同,墨索里尼堅信自己的英明,發動他的法西斯信徒硬搞到底,只有等到徹底崩潰,才知道自己全都錯了!」從近來公民運動有許多年輕新血加入,都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也讓公民運動也有愈來越大的影響力。
不管是太陽花學運、反核、守護石虎、松菸護樹等,看到的不是傾聽人民聲音、做出良善回應的政府;而是堅持己見,同時用各種壓制手段,來消弭人民所發出不同聲音的執政者。
對於台灣未來發展,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在〈當風起時〉(When the wind blows)一文指出,「台灣的未來越來越有可能會在街頭上決定。」因為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出現,不僅僅是台灣政治上未來的指標,更會是決定性因素。街頭抗爭也反映出人民對於台灣政治制度的倦怠,產生了普遍幻滅,卻也會讓「原本就已經衰弱的政治制度更加雪上加霜,總統馬英九在剩餘兩年任期中,將會是一隻跛腳鴨。」
昨(7)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證實,原訂於四月下旬的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取消,即使王郁琦一再滅火,表示貨貿談判取消是「雙方準備不足而延期」,人民並不難看出,當執政者向來主打的兩岸牌靠山都鬆動時,如果仍只顧著關門取暖,不面對公民運動的試金石,當風行草偃時,才會驚覺自己全都錯了。
--
沃草(Watchout)希望做一個農夫,提供公民更好的參與時政的平台和工具,在這公民社會的土壤施肥灌溉,讓這個理想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滋長,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
*沃草粉絲頁面:http://fb.com/WatchOutTW
*國會無雙:http://musou.tw/
*市長,給問嗎?:http://wethepeople.tw/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