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下午率團搭機前往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度會議。 記者陳嘉寧/攝影 |
反服貿學潮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為何,「蕭李會」成了觀察指標。前副總統蕭萬長與中共總理李克強今天(十日)將在博鰲國賓館舉行會談,公開致詞主要談兩岸產業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前瞻性方向,閉門會談將會觸及兩岸服貿協議的爭議。
儘管反服貿學潮即將落幕,但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仍待觀察。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陳德昇昨天說,年輕世代關心未來、關心兩岸政策有積極意義,希望兩岸政策未來更多元、更公開,包括開放年輕世代的參與,兩岸應尋找解決矛盾的新思路,才能讓兩岸關係走得更平穩。
蕭萬長昨晚率卅五名台灣企業家抵達海南博鰲,今天上午將參與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中午接受李克強宴請。下午四時與李克強在博鰲國賓館會談半小時,雙方各有十多位代表與會,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將陪同,蕭、李兩人致詞開放採訪,隨後閉門會談,會後蕭將召開記者會說明會談內容。晚上蕭接受張志軍的晚宴。
媒體追問「蕭李會」會不會觸及服貿議題?陳德昇說,大家非常關切服貿爭議,蕭、李私底場合下會談到這個問題;但在公開場合,兩人主要談兩岸產業合作,包括如何解決障礙、開拓合作空間,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會有深度討論。
陳德昇強調,「蕭李會」討論是比較宏觀性、前瞻性的方向,兩岸關係已走到「後難」的深水區,兩岸政策應做深度反思,面對經濟上的挑戰、社會上的焦慮,都值得進一步排除障礙,兩岸關係才可以走得更平順。
對於蕭萬長可能向李克強提到「陸客中轉」議題,陳德昇指出,陸客中轉對兩岸產業有積極貢獻,但這個議題不會公開討論,「蕭李會」主軸是兩岸產業合作的前瞻性思考,較不會涉入微觀與事務性的議題。
談到反服貿學潮的看法,陳德昇認為,年輕世代關切兩岸政策,擔憂財富過度集中在企業主,眼見別人買豪宅,自己未來只拿廿二K,難免不平;但他說,年輕世代對兩岸政策,如果太意識型態、不科學、不深入、沒願景,反而會使社會無法進步。
蕭萬長還預訂出席十一日下午的「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與兩岸企業家共同探討兩岸經濟合作新動力,會議由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王春正主持,有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等與會。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